查看原文
其他

今年37的我,选择机智的绕开中年危机

中年危机的 三点一弯钩 2022-11-03
每天20点40分一起心理充电


▽点击音频听文章

专栏作者:中秋月圆

本文共3186字

预计阅读时间:8min


最近会朋友,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似乎是“中年危机”,起初还让我觉得颇感意外。


我,一个80 后,满打满算不满 4 张,啥时候一不留神邂逅了中年危机呢?


我满心狐疑地问朋友:“中年危机不是 40 开外的人才关心的事儿吗?现在就无限感慨会不会为时尚早啊?”


朋友听后语重心长地教育我:


“都啥时候了,你怎么还问这种愚蠢的问题呢?


中年指的就是咱们这种‘上有老,下有小’年龄夹在中间的这部分人啊!


咱是活的最累、最忙碌、最艰辛的,你怎么就没感觉到一点危机呢?”

 

哦,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于是,朋友们跟我分享了各自的“中年危机”。



01

朋友甲

海归女博士,夫妻双方都就职于某研究所


当初孩子一出生,他们就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卖掉了自己京西 120 多平的房子,在京东置换了一所差不多面积的学区房。


岂料几年后,入学政策变动,当初的重点学校被划在了学区外,眼看入学无望,干脆一咬牙在楼市如此低迷的当下卖掉了百余平的房子,在城中心购置了一处狭小老旧的学区房。


就这样, 孩子如愿进入重点小学,但一家 5 口不得不挤在一间 60 多平的老房子里。


听到这样的事儿, 不禁唏嘘不已,身处大城市打拼的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代人,他们的中年危机貌似比我们的上一辈来的更早一些。


要在大城市立足,夫妻双方不免要奋起拼搏,任你学历再高,只要还是靠工资过活,就难以跳出高墙之外,当然土豪自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赡养老人是我们的传统,“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


所以,用朋友的话说,中年危机不是事业上的瓶颈、不是人生价值的迷茫,而是鸡毛蒜皮琐事的疲于应对和内心的无力与无奈




02

朋友乙

外企高管,老公在外地创业,双方都收入不菲


但是,她最近无不惋惜地告诉我: 曾经有一份宝贵的机会摆在她面前,公派去澳洲出差深造一年,回来后可能在职位和收入上都会很不一样。


但考虑到孩子尚小、父母年老、老公在外,家中无人照料,只得把这个难得的机会拱手让人。


一声叹息的是:人到中年,忠孝不能两全,为了孩子和家庭女性往往只能自我牺牲。


特别理解她内心的伤感与惋惜,曾经我也是在事业和家庭当中选择了后者。看来, 中年危机不仅提前到来,而且带给现代女性的影响更加剧烈




03

朋友丙

夫妻双方都是外企 IT 精英,目前生活在美国


前不久,传来了喜讯,明年春暖花开时,他们将迎来家里的美籍二宝。


在很多人眼里,这是羡慕不来的幸福,然而,她却是愁容满面,对于未来的一切不知该喜该忧。


因为身处国外,老人不懂英语,平时连菜市场都没的逛的日子过了半年后,就再也不提访美替他们带孩子的事儿了。


因此,几年来,他们不得不“上班”、“带娃”俩手抓,俩手都要硬。在国内,任你十指不沾阳春水,到了国外,也要练成煎炒烹炸神功盖世。


如果你问:既然这么累,为啥不男主外、女主内呢?


答案很简单, 因为国内、国外,房贷、车贷压死人啊!


原来下班到家,夫妻携手做饭、哄睡、收拾、刷碗, 幸运的话,10 点之前搞定一切,还能追个《延禧攻略》。


现在,孕妇是指望不上了,男主每天哄睡完毕,还要就着夜色正浓去刷碗、打扫,直至深夜方能就寝。


看来中年危机不只是中国特产, 远在美国的朋友同样被困扰着,烦恼着。


朋友愁眉苦脸地说:二宝的到来,除了她老公,其他人没有一个高兴的起来,一个孩子带着都那么辛苦,不敢想象两个将会如何艰难。




04

2岁男孩儿坐不住

注意力有问题?还是积极探索世界?


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样的故事不在少数,细节各异却有着共同的特点,让我们这些“中年”人深感危机。


之所以有危机一说,也是因为面对生活的艰辛,我们内心不免升起一种或无力、无奈,或伤感、惋惜,或困扰、烦恼的感觉。


这些可以被统一概括为负面情绪的东西正在一点一滴地瓦解着我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让我们快乐不起来,久而久之,我们愈发感觉到了危机。

 

似乎人的天性会更倾向于去关注消极的东西胜过积极的东西。


当年我家二宝出生后带去小区的广场吹风,很多邻居见后,第一句话都是问:“又生了一个,罚了多少钱啊?”


起初我很不高兴,心想您不说句恭喜恭喜也就罢了,咋还这么关心罚款的问题呢?后来问得人多了,也就释然了,索性没过多久二胎政策就全面放开。

 

在养孩子的问题上同样如此,孩子有个风吹草动、稍稍不尽如人意,我们往往会往最坏的地方去想


2岁男孩儿坐不住,我们会担心他会不会专注力有问题;


3岁女孩不肯跟朋友分享玩具,我们会觉得她社交能力不行;


8 岁了还不能主动交朋友,我们就觉得这样子没出息、不够大方。


我们很难用积极的视角留意到:


2岁孩子坐不住正是他身体健康、积极探索世界的表现;


3岁女孩不分享玩具正是因为她在建立自己的物权意识,在学习区分你、我、他;


8 岁性格内向的孩子尽管不善于交朋友,却能够快乐的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不为纷繁世俗所扰,这是一种多少成人都难以修炼达成的与自己相处的境界啊?!



从心理学发展的角度看,消极心理学模式几乎占据了整个 20 世纪,直到 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才兴起积极心理学的思潮,开始着重研究“幸福”。


在这股思潮的创始人,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的《Optimism Learned》一书中开篇就提到了积极的心理是需要训练的。

 

显然,我们经历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这些经历如何反应


尤其是当我们遇到困境、低谷时,我们是否能够看到这些境遇背后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礼物。

 

对于朋友甲,一家 5 口、老少三代挤在一套小公寓自然不是上上之选。


但是,孩子如愿的进入了重点校,家人每天能够吃一顿团圆饭,孩子能够在一个团聚、充满爱的环境下成长,老人有儿女陪伴左右。


牺牲人均居住面积,换来孩子的快乐童年、老人的天伦之乐、中年夫妻的岁月静好不失为一种更长久的礼物。



05

绕开中年危机


当然,人不免会想:要是在大房子里也能拥有这些不是更完美吗?


是的,这就是人的欲望,相信我,如果这个梦想达成了,还是会有其他的无奈与无力感困扰我们的。

 

要说为孩子和家庭牺牲这事儿,我当初辞职时也深有同感,但是现在我完全不这么想了。


我深深的意识到:在摆脱了朝九晚五之后,我才真正开启了自己的人生。


我不在为了工作而工作,我在做我感兴趣的事情——写作、烘焙、做义工、创业,我享受在不同角色中随意切换的自由。


更可喜的是:我开始相信自己未来无限的可能。

 

前一阵子陪孩子们看《不可思议的妈妈》,对胡可的一句话深表赞同,她说:


其实她回归家庭、照顾孩子并不存在什么所谓的牺牲。


当你认为你在牺牲,你干脆就不要做这个选择了, 因为你一定会一直沉溺于扼腕惋惜之中,而错失很多美好的东西。


相反,如果选择了事业,也不要觉得愧对了孩子。


因为无论如何,一个果敢的、在事业上有追求的妈妈形象,同样会带给孩子很多正能量。


最坏的可能就是既不享受工作、又不甘心回归家庭。


那么,尝试想想这两种选择的背后都蕴藏着怎样的礼物吧。


当我们开始用积极的方式思考问题时,我们就更容易看见什么是我们更需要的,而不仅仅只有我们想要的。


前者是我们的需求,必须满足; 而后者是我们的欲望,要严加控制。



最后一个朋友的故事,我想“礼物”是显而易见的。


我相信当她看到小 baby 出生的红润笑脸时,当她看到孩子们相互陪伴、手足情深时,当她年老时享受儿孙绕膝时,她可能完全想不起来今天的这些烦恼和困扰。


因为,人生的幸福就是简单到与所爱的人踏踏实实地生活在一起。

 

自古居安思危的思想是好的,但切记庸人自扰。


绕开中年危机其实很简单,换个积极的思维方式,学会看见每一段经历背后的礼物,幸福感自会油然而生。




今日讨论

哪一刻,你感受到了中年危机?




三点一弯钩专栏作者:中秋月圆,LMI领导力教练,2个孩子妈妈,打过工、创过业,目前定居美国传播中华文化。


图片声明:文章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你可能还喜欢:

社交恐惧:一遇到人从众我就怂怂怂


孩子打碎东西,你的回答很重要


点击小程序,给你更多专业帮助

点击这里,更多好文别错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